導言
文/溫宗翰
2012年年初,我與洪瑩發在中研院參加「漢人社會與宗教研習營」,席間尚有五、六國不同校約二十餘名博士、博士後之青年學者參與,幾日研習交流、倍受啟發,我倆藉此談論起有關臺灣民俗學領域發展的議題。這被教育體制邊緣化的學科,即使有著學術研究傳統,且廣大社會群體以及當前國家制度,都亟需這門學術專業來貢獻深厚的學養基礎,但由於體制內的「不在場」,使民俗學大多遊走、寄生於其他學門。
當時,我想起與瑩發,以及楊玉君老師、邱彥貴老師、蔡武晃老師等師長們,曾不約而同參與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的經驗,那是由一群中國民俗學專業的青年學者,從2002年起每年辦理的常態會議,讓不少青年學者有交流見習的機會。另方面,有鑒於臺灣文學領域,早已獲得國家力量協助,經年辦理青年學者會議,亦累積不少研究能量,促進一代又一代年輕學者成長。故此,我便向瑩發提起,應該要有場為青年人而辦的民俗學會議,激勵臺灣民俗學領域的生命力。意想不到,我們一拍即合,他也有相同理念。
最終,這場會議仰賴瑩發天生樂於服務、分享,沛然「強壯」的執行力,並受張珣老師、王見川老師、楊玉君老師等人支持,藉由新港奉天宮當時願意尊重學術專業,運用社會善款協助學術交流的情況下,使第一屆會議順利誕生。本屆徵稿結果,總計有39篇論文摘要投稿,一如民俗學在臺灣未有專門學科,分散學門研究的結果,投稿者學科背景相異甚大,有大傳、設計、宗教、中文、客文、臺文、語教、民族、政治、文資、建築、民間文學等不同學科類型研究生、青年學者投稿。
即使會議論文徵求時,即有對民俗學方法與相關領域的設定,但綜觀來稿39篇摘要,絕大多數依然以信仰、節日研究主題居多,次之為民間文學之討論,少數涉及民俗學理論、民俗學發展史、民俗學者與民俗學刊物之主題,顯見現下有關民俗學方法論、學理發展之主題,都大有可為。這也暗示著,臺灣民俗學專業縱然於1985年就有阮昌銳教授倡設專屬機構,1993年林美容教授提出臺灣民俗學設系,並經歷1990年代迄今不絕的地方文史、區域研究熱潮,以及2000年左右臺灣學領域爭相設立系所風潮,臺灣民俗學學科體制化依然路程迢迢,僅有零星課程開設,定義民俗學有別於史學、人類學、社會學、文學、戲劇等學科疆界的討論,乃至於設立學科課程,依然有待努力。
論文摘要初審會議,經半數以上籌備委員出席,於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會議室召開,評選過程多採共識決,較無使用爭議投票來選定論文。結果,依照總召集人張珣老師會前建議,秉持鼓勵新秀投入民俗學研究的態度,僅篩除三分之一作品不錄用;最後錄取24篇論文,並採錄3篇大學生投稿論文進行現場壁報發表。初審錄取的會議論文,論著方向大致有:民俗學與無形文化資產、民俗學發展論述、民俗學者與民俗學刊物、媽祖信仰、節日文化、漢人民間信仰與社會、信仰傳說與民間歌謠、信仰空間與文物等主題。各篇論文於2014年5月30日至6月1日期間,在新港藝術高中會場,分就三日議程進行發表,並因留學生歸國積極參與,使本次會議也有著跨國研究的參照契機,吸引眾多嘉賓、學者蒞臨對談。就首次辦理民俗學青年會議而言,顯現諸方熱烈盛情。
除論文發表以外,本次會議並設立一場專題演講,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葉濤教授,以「中國大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況分析」為題進行演說,並闢設一場「建立臺灣民俗學學科體制的構思」專題,由中正大學楊玉君教授、臺北藝術大學林承緯教授、臺北大學林曜同教授,以及東華大學蔡昇德、溫宗翰兩位博士生,進行綜合座談。會中舉諸民俗學發展的現實困境,具體如科技部分類中,民俗學研究經常得於人類學、歷史學、文學等學門中遊走,研究方法與主題內涵,卻又橫跨學門領域,變得莫衷一是。又,現有教學體制裡,各層級民俗學相關課程稀薄,與現實社會需求脫節,高等教育與底層社會大眾脫節等問題。除此之外,本場次亦討論了民俗學知識論,以及無形文化資產自2005年新法修正實施以後,一直缺乏民俗學學理專業作為體質骨幹的困境。以上種種,雖非一時片刻得以解決,卻也顯現21世紀當下的臺灣民俗學界,正逐漸摸索、探求學科建置的位置與可能性。
本冊論集之論文,是於2014年年底,再開論文審查會議後的結果。每篇論文皆由兩位以上委員,於審查會議前進行審閱,提供審查意見,再交作者修正後,正式收錄出版。部分會議論文,於發表後有因未能修正完成,或屬性不合,或另轉介其他刊物收錄之情形,是故未能完全將三日會議所有論文收錄於本論集。最終結果,概分有:「民俗學與無形文化資產」、「民俗學學科發展探究、「民俗學者與民俗學刊物」、「民俗學與民間信仰研究」、「民俗學與信仰空間分析」等五大主題類型,依序總介如下:
▌民俗學與無形文化資產
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首批口傳與人類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另於2003年推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自此,帶動全球護衛無形文化資產護衛風潮。臺灣雖於1982年即首創推動文化資產保存法,並定有民俗資產的保護律令,卻遲於2005年新法修正以後,才因世界潮流,開始有具體措施,不到十年期間,迅速擴張全臺,引發熱議與爭逐熱潮,同時也帶來各種衝擊與變化。相近現象,在亞洲或全球各地也都有產生,比如中國大陸也從2005年起,推出相關法規,非遺申報熱潮便在其國內引起相互競逐的騷動。
本論集收錄林敬智〈誰來申請傳承人?從兩件「非物質文化遺產」爭議看文化資產保護的問題〉一文,是以河南滑縣木版年畫、山東端鼓腔的非遺登錄為主題,探討「傳承人」出現代表性不足的問題,林文指出制度性工作的缺失,以及研究知識建構不足,凸顯非遺保護工作亟需監督系統的確立,用以防止為謀求利益,於制度工作中找尋漏洞。此兩案例,正可提供臺灣無形文化資產在制度工作上的借鏡。另一篇相近主題論文,則為溫宗翰〈當民俗成為文化資產——論當前國家政策對民間信仰的介入與影響〉,該文關切民俗邏輯與無形文化資產本質的差異,尤其臺灣現有文化資產保存工作中,民俗文化資產大量偏重民間信仰,一連串制度工作,在有意、無意間,都顯現當代國家力量對民間信仰介入與影響的手法,具體反應則可在制度工作,以及信仰儀式產生異化現象來察覺。
以上兩篇契合當前文化政策與民俗學的互動來進行思考,臺灣與中國大陸即便法規制度不同,護衛工作手法也相異,卻可同時發現,民俗學專業在當前文資工作中,扮演的特殊矛盾角色。一方面需要站在官方立場,提供登錄與否的學理依據,另方面,因著民俗學穿梭於各種階級文化間的身份,需要站在民間主體性的角度,提出政策反省。而臺灣無形文化資產最大的困境,恐怕就在於民俗學未有體制化,因此自2005年新法修正執行迄今十年期間,無形文化資產制度討論,全由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參與,對於何為民俗文化資產,幾乎未有累積共識,無法深度對話,便會影響護衛細節,更別說要因此累積民俗領域的「文化資產學」,進而提供全面性的社會啟蒙或促進修法健全。
▌民俗學學科發展探究
在臺灣民俗學尚未體制化的當下,民俗學學科發展與理論是本次會議期許拋擲的重要主題,透過民俗研究青年的盛大參與,企盼共同關注臺灣民俗學組織化的可能。林承緯所撰專題論文〈戰後臺灣民俗研究的發展歷程與展望:邁向臺灣民俗學之路〉,即回顧臺灣民俗研究成果,並從教育場域、學術組織、研究者等面向,揭示臺灣民俗學迄今尚未建立完整的學科場域及疆界,並指出民俗研究與民俗學屬於兩種不同概念,臺灣民俗學不僅在體制上需要組織化,建立學科方法論、系統性的學術理論等主題,也都是臺灣民俗學亟待發展的重點要項。
另一論文為盧佳慧〈民俗、技藝與認同:美國民俗學研究〉,以美國民俗學多元、多向性發展為探討主軸,在不同時期,美國民俗研究有相異關切的主題面向,使得美國對「民俗學」概念上的定義顯得多元,其最終認為,民俗學的建立形成、或長程發展,其實需要提出明確焦點、認同主題,作為學科建立與發展的基礎。由此可見,並非僅有臺灣遇到民俗學多義性原則的問題。
有關臺灣民俗的研究、書寫,最早可以推至大航海時代,眾多探險筆記形成今日民俗學考究的基本素材。進入日本時代以後,近代學科體制也以法學、醫學、考古、人類學、文學、史學等多個領域,為民俗學建立了發展地基,戰後,則持續眾多學科面向,民俗一直被視為「副業」,遲遲未能建立學科體制。這個新興學科,起肇於殖民統治與文化帝國知識體制,帶動著民族國家文化認同建構的任務,因此有人說,殖民地臺灣就是因為飽受不同帝國政權統治,是以甚難建立民俗學制度。事實上,無論是否站在構築民族大義,或「一國民俗學」的角度思考,光是臺灣島嶼積累豐富多樣性的風俗民情,獨特海洋文化特徵、民俗標幟,臺灣島史觀底下的民俗社會,也足以誕生所謂的「臺灣民俗學」。又何以「臺灣學」縱覽了歷史、文學、社會、經濟等等,卻獨漏民俗學的著根開花?
▌民俗學者與民俗學刊物
日本民俗學發展,曾受學科領導者在學理基礎上,帶動民俗學主題來擴張發展,相近情況,也出現在中國民俗學體制。日本民俗學領導者如:柳田國男,中國則如:鍾敬文等。這示喻著民俗學體制建設,可能有需要為「同業者」找到參照典範與對象。同時,學術社群組成與機關刊物的推動,扮演著凝聚角色,也是學科體制建備的一環,本論集收錄蔡昇德與卓佳賢兩人之論文,恰巧延續性地探討著戰前、戰後兩個政治體底下的文化刊物,知識份子如何透過「民俗書寫」與「民俗思辯」,進行文化主體性與知識系統的申述與思維建構。
蔡昇德〈旨趣與權力:日治晚期《民俗臺灣》的知識政治學解析〉,溯自日治時期,以被視為開啟臺灣民俗學的代表性文獻《民俗臺灣》為研究對象,其分析主要談論《民俗臺灣》隱藏著知識政治學的角力議題。從日本殖民政府視角,日本文人主編的《民俗臺灣》,一方面展現著統治者意圖,帶著皇民化色彩,以建立大東亞民俗學,形構大東亞共榮圈為目的,卻同時在深入瞭解臺灣、紀錄臺灣、保存臺灣過程中,產生認知系統的灰色地帶。從臺籍知識份子投入《民俗臺灣》撰文編輯工作的目的而言,即是有欲藉此刊物,來重新建立臺灣民俗知識,產生文化主體性的具體效果,進一步以民俗文化形構自我認同,建設在地意識,使臺灣民族性能有所醒覺。
卓佳賢〈民俗再發現:戰後初期《臺灣文化》表述之文化主體性〉,則是探究「本省」人士於1945年11月18日成立的「臺灣文化協進會」,其機關雜誌《臺灣文化》,在戰後初期,一方面引介中國文化論述,希望兩邊接軌,另方面有限地探討臺灣民俗知識與民俗思維,雖然該機關屬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外圍組織,但仍盡力保有編輯主導權,以庶民大眾為主題,去談論解殖議題與重新建構臺灣文化。卓佳賢有意詮釋《臺灣文化》是《民俗臺灣》的戰後版本,並稱之為「2.0版」,因此論題以「民俗再發現」為名,指出《臺灣文化》不僅提供園地,供戰前民俗研究者刊登發表,也以民俗為戰後臺灣人重建臺灣文化根基的論述思維,且兩刊物最終都因「戰時體制」而產生轉向、變化。
除了刊物對民俗學建構的討論,劉韋廷〈臺灣民俗學研究典範——以劉枝萬、陳奇祿為討論對象〉,關切兩位臺灣民俗學研究先驅,探討其兩人分別於宗教信仰、物質文化與原住民族研究之主題,建立豐厚的學養知識,在方法論、調查實務與理論方面,都形成民俗學研究者的典範。
▌民俗學與民間信仰研究
前述三大主題、七篇論文,係屬民俗學科建構相關的討論,本論集並收錄其他民俗學主題研究之論文。在民間文學研究方面,李淑如〈貓鼠相告作品在民間俗曲中的地位與價值〉一文,採取版本與題材研究並重的方式,透過廈門會文堂本《最新貓鼠相告全歌》的披露,探討其與在臺發行版本:臺中瑞成書局《最新貓鼠相告歌》之間的缺漏、互補關係,並藉此延伸比較分析,理解貓鼠宿敵主題,在民間俗曲中具有強烈的普遍性,又同時具有區域殊異性變化。周舜瑾〈澎湖七夕節俗與女性民俗文化〉,則以七夕節日文化為主題,爬梳古籍文獻,探討了解七夕源由發展,並以澎湖為主要田野調查範圍,探討澎湖七夕節對母性崇拜與母性精神特別彰顯發揮的情形,田野與文獻並重,深入分析民間文學作品、民間儀式中的女性心理。
吳家銓〈雲林地區白沙屯媽祖聯誼會的發展與變化〉一文,透過田野調查分析白沙屯媽祖進香所經之苗栗、臺中、嘉義、雲林四縣市,並以其中白沙屯媽祖聯誼會組織最多的雲林縣為主,細論各聯誼會發展史脈,從中了解白沙屯媽祖如何藉由儀式表現、靈驗傳說與重複性極高之進香史,深入庶民記憶,創造眾多忠實信徒,進而組織化。同為信仰文化研究主題之論文,尚有周慈吟〈探討臺灣中南地區犬崇拜及造型分析〉,周文以全臺各地犬信仰的形成傳說、歷史為背景,探討其神像造型與信仰功能,進一步析理出臺灣犬崇拜、犬文化的信仰心理。林全洲〈金面媽祖駕返臺北城:北臺灣媽祖文化節十年觀察〉,則以屬於「創造傳統」的「北臺灣媽祖文化節」為例,觀察媽祖信仰進出官場與庶民間的變化,以及十年來臺北市政府再造儀式傳統的過程。
除此之外,本論集特別收錄兩篇學士論文作品,都是有關民間信仰研究的論題。其一,蔡承甫〈厲鬼變正神:論後龍赤土崎「媽靈宮」大眾媽信仰的變異〉,其以苗栗縣後龍鎮媽靈宮為例,探討陰鬼晉升為神的神格化歷程,藉著分析媽靈宮祭祀型態,觸及民間信仰對神鬼定位的民俗思維。另一論文則為林纓宣〈流言的興起與沉寂:豐原地區城隍雙包案研究〉,本文探究臺中首座城隍廟──墩腳城隍廟──出現的祀神爭議,釐清信仰發展脈絡,並藉此闡釋豐原城隍信仰的在地特色。這兩篇論文雖都是初習者的練習之作,卻都頗能感受到面對調查對象的深入與付出。
▌民俗學與信仰空間分析
常民生活文化,是民俗學探討的重要母題,本論集最後兩篇論文,不約而同地切入常民生活空間中的信仰文化現象,進行探討解讀。林建育〈金門傳統聚落領域空間之界定:以遶境鎮營為概念〉,對金門傳統聚落有相當成熟、豐富的地方知識脈絡,透過「鎮營」信仰儀式透攝出來的民俗思維、民間價值觀,去深入理解金門傳統聚落中的空間意識。藉由儀式進行無形空間的安頓確立,使居民感應居住環境與超自然、宇宙間的調適,進而得以找到或確立「安適其所」,安身立命的有形空間聚落範圍。林文的討論雖以金門為主,卻頗能提供各地漢人生活空間與聚落形構探討的思維參考。
至於林俞彣、林明美〈想像的防禦——澎湖七美民宅照牆初探〉,對七美照牆有非常大量的調查成果,不僅對146座民宅照牆、2座殘跡,進行建設材質、建築方式的基本資料建構,並進行建築緣由的口述訪談紀錄,提供非常豐富的參照資源。顯見,生活空間中的風水地理、神聖或污穢,在生活民俗內涵裡,就有近乎信仰儀式般的防禦體系,來安頓人心,也確保生活居所之安寧。藉此使我們得以延伸思考,有形物質與無形文化在民眾生活實體中,並非截然二分;兩者之間互相牽引,有深度的文化互動關係。
▌結語
總結而言,以上論文都嘗試透過不同方法,碰觸民俗研究主題,仍顯現著臺灣民俗學研究方法與學科分立的特徵,諸多論文對於現象詮釋、儀式分析,都有獨到的一面,也很懂得透過民間詮釋觀點,來與文獻進行比對論析,不至於落入「民俗考古」的文獻研究裡去。然則,要同時兼顧歷時性發展,與共時性特徵,進而從中建構出屬於臺灣民俗學原理,甚或促進民俗學理論、未來研究者參照依循的方法論等等,作為學科發展堅強的疆界厚牆,顯然還有需要更多人參與投入,才能增繁這片民俗學研究的花園。建構民俗學學科體制,不僅有助於我們更深入、更嚴謹、更便利、更充實且快速地去理解常民文化,同時,也將使臺灣民俗與文化價值觀,能夠更為健全地在當代社會中被詮釋論述、互動與交流。
航行與定錨,形容的是青年學者在臺灣民俗學學海航行,縱使民俗研究風氣興盛,至今卻未有民俗學系設立,學科方法與學門分類更漂泊於各學科領域,此次會議仰賴眾多師友參與、臺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的籌備,以及「中正大學媽祖文化研究中心」的後續工作,首開先例,讓民俗學青年有個「定錨養備、蓄勢啟航」的學術交流平臺,吾人不免趁此向媽祖祈願,此次民俗學青年的學術聚會,只是開始而非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