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一:做伙熟sāi lán ê歷史
林昶佐/立法委員
台灣tsit塊土地頂,有各種豐富多元ê歷史文化故事,但是為啥mi̍h台灣囡仔suah tiānn-tiānn是聽國外ê故事大漢?有ê時tsūn,連大人mā lóng m̄知影家己生活ê土地發生過啥mih代誌。
《高雄二二八》是hōo大人kap囡仔做伙熟sāi家己國家ê好冊。用台灣ê語言,了解台灣ê故事,án-ne tsiah是真正風神ê台灣囡仔!
推薦文二:Sann-kap來了解高雄ê故事
陳乃嘉/高雄人、「台語路台語親子共學團」成員
二二八,對不止仔濟ê學生來講,凡勢ē kā當做kan-na是一个ē-tàng歇睏ê日子niâ;m̄-koh對一寡老大人來講,he顛倒是一个想--起-來ē真痛苦、m̄願講--出-來ê記持。
你kám bat經過高雄火車頭、雄中、舊市政府?你kám知影tī tsit幾个所在,bat發生過啥mih hōo高雄人tsiok悲傷ê代誌?
自細漢我就bat聽guán老爸講過「舊市政府kap雄中tī二二八ê時tsūn,有tsiânn濟人tī hia死--去」,m̄-koh iáu是m̄知影hit-tsūn到底是發生啥mih代誌;大漢了後,tsiah知影原來我ê家鄉有tsit段hiah-nī傷心ê過去。
當然tsit-má lán真簡單就有法度去揣著tsiok濟「史料」,但是he kám就是客觀、完整ê「史實」?Koh是後代人對佗一種角度ê「史觀」去開拆--ê?Ǹg望少年朋友ē-tàng斟酌去思考。Lán ē-tàng m̄免永遠khioh恨,m̄-koh lán永遠bē-tàng kā歷史放bē記--得。Ǹg望逐家做伙來讀tsit本《高雄二二八》,sann-kap來了解lán高雄ê歷史、lán家己ê故事。
評審ê話:高雄ê二二八
Tiuⁿ Ho̍k Chû(張復聚醫生)/台灣羅馬字協會理事長
二二八ê故事大部份ê台灣人lóng知,m̄-kú大部份ê囡仔lóng m̄知。Lán應該按怎kā囡仔講chit个殘忍koh悲慘ê歷史事件--leh?Chit本繪冊提供真適當ê選擇。
建議家長家己先讀,ke減koh收集資料,chiah kap囡仔做伙讀,hō͘囡仔了解台灣歷史。
(Tsit篇ê羅馬字用傳統白話字)
作者ê話
Ē寫chit本畫本故事ê緣故講--起-來真簡單mā真悲哀,因為chín ê學生koh濟濟人對二二八事件完全無了解,甚至講是日本人拍台灣人,你就知影「支那」殖民政府ê思想教育偌成功,到taⁿ mā無改變偌濟。台灣人ài知影家己ê文化歷史、高雄人ài了解打狗,是我bat代誌了後堅持ê價值觀,致使我注心讀台灣學,學台文、寫台文,台灣人請lín做伙來án-ne做。Chit个故事kap一般kan-na去講受害者--ê無仝,內底有寫兇手ê名,想beh提醒逐家,轉型正義上要緊--ê就是處理加害者kap後壁ê共犯結構。Ē特別用受害者ê語言寫chit个歷史,mā是我一直想beh hō͘逐家思考--ê,mài koh用加害者ê語言teh講lán家己ê歷史,che對hia-ê受難ê人來講,根本是一種侮辱,koh一擺kā in凌治。Beh使用白話字,mā是尊重、thn̂g湠lán家己ê文化歷史。轉型正義上要緊頭一層,就是語文ê轉型正義,使用lán家己ê母語語文,mài koh用殖民者ê語文,che是上簡單每一个人家己就做ē到ê代誌。自án-ne,台灣人chiah有可能chiâⁿ做「Tâi-oân-lâng」,ǹg望chit工趕緊來到。
(Tsit篇ê羅馬字用傳統白話字)
台語用字說明(華文)
本書用字使用「教育部推薦漢字」及「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以下簡稱台羅),並採用「漢、羅並用」的文體,即部分使用漢字、部分使用羅馬字來書寫。
台語白話文的書寫,在歷史上有「漢字、羅馬字」兩種傳統,過去這兩種文字系統各自獨立,直至1990年代,在台語文學運動的發展下,逐漸有合流、並用的趨勢。爾後在教育部公布推薦用字後,漢字書寫有官方規範依循,市面上也逐漸出現使用全漢字的台語文作品。由於華語書寫使用全漢字,過去的教育體制又「獨尊國語」,使得一般民眾對於文字的想像及認識多局限於漢字,難免對羅馬字有所排斥。然而,這兩種文字對台語書寫而言,實則無法偏廢。
嚴格來說,教育部的台語推薦漢字僅有700字;而《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所收錄的條目,也僅1萬3千餘詞(不成詞單音字、附錄資料、臺華共同詞不計)。意即,在這1萬3千餘詞以外的台語詞彙,實際上仍缺乏漢字書寫規範。而台語口語當中為數眾多的日語借音詞,亦不宜用漢字書寫。台語使用漢字書寫有其極限,已是台語學界的共識,故羅馬字的使用不可或缺,完整的台語表記必須兩者並用。
整體而言,在目前台語文書寫的群體中,「漢、羅並用」的文體已是主流。羅馬字使用之時機,主要為:減少台語漢字「一字多音」、「文白異讀」產生之歧義;同時,台語當中「本字不詳或漢字過於艱澀冷僻」、「非漢語語源之詞彙」、「日語外來詞」以及「合音詞」,亦直接使用羅馬字來表記。儘管如此,「漢、羅並用」當中兩者比例各占多少,哪些字詞該採用漢字或羅馬字,在使用上仍未有一致的準則。
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發行之月刊《台文通訊BONG報》在長期實踐下,漢、羅用字標準已漸趨一致,本繪本台語用字的漢、羅比例即依照《台文通訊BONG報》的標準。考慮到前段說明的羅馬字使用原則,《台文通訊BONG報》採用較多羅馬字,而漢、羅用字皆做一致化處理;但在識讀羅馬字普遍度仍有待推廣的社會現實下,如此用字標準,或許會造成部分民眾閱讀上的困擾。
我們能理解讀者初學羅馬字的困難,也嘗試在繪本系列的前三冊(《暗mi-moo》、《來𨑨迌》、《Tsiâ偷食菜頭粿?!》)使用較多漢字,卻也形成繪本間有不同用字標準的情況。考量到一致化的文字表記,有助於語言的教學與傳播,編輯部經過多番討論,仍決定採用《台文通訊BONG報》的用字標準,回歸基金會推廣台語用字一致化的初衷。2019年底出版的《鳥仔囝揣媽媽》、《小隱士想beh有一間厝》以及本繪本,都統一採用此用字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本繪本作者原文之羅馬字使用的是有百餘年書寫歷史的「白話字(Pe̍h-ōe-jī)」。教育部於2006年公布的台羅並非新創,而是在白話字的基礎上,整合其他台語拼音而來。因此這兩種羅馬字相容性良好,能夠輕易轉換。惟考量到目前台語教學現場及教育部認證考試皆以台羅為主,正文中的羅馬字改用台羅,以符合教育性之需求;但我們應同時體認白話字的文獻價值,故在全羅馬字版本中使用傳統白話字。
學習、精進語言是條漫長的路,即便是自己的母語亦不例外。台灣在地的語言意識仍處於萌芽階段,各種本土語言的文字化工程正在發展、語言環境卻快速流失。面對如此窘境,對於想要透過語言去尋找文化根源的我們,必須掌握各種文字工具。傳統白話字、教育部的台羅,以及漢字,都是認識台語文這條路上,不可或缺的書寫系統。
在這條路上,基金會會一直陪伴著大家,我們錄製了精美的錄音,讓文字與聲音的共鳴,降低讀者踏入台語文世界的門檻。我們也期望關心母語傳承的朋友,能與更多人分享您在這條路上的發現與感動,邀請他們與您同行。
阿却賞繪本徵選簡介(華文)
本書為2017年「阿却賞」兒童繪本徵選的得獎作品。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所舉辦之「阿却賞」比賽已有二十年歷史,為國內最具指標性的本土語言創作獎項。考量市面上優質兒童台語繪本數量稀少,為讓家長們有更多優良的兒童讀物選擇,並期使母語生根於國家未來之主人翁,自2015年起,阿却賞特別徵選台語繪本故事創作。業經專業評審後之得獎作品,與美術工作者合作,委由台語傳播企業有限公司出版。希望在華文、英文充斥的繪本市場,開創出不同以往的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