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轉的亞洲細語:當代日本列島作家如何書寫台灣、中國大陸

商品原價 $ 480
商品售價 $ 379
數量:
  • 作者:笹沼俊暁
  • 書名:流轉的亞洲細語:當代日本列島作家如何書寫台灣、中國大陸
  • ISBN:9789869762793
  • 出版日期:2020.09

內容簡介

在個體、空間、語言、視角、思維的流轉下,

書寫與聆聽被「大故事」強勢論述遮蔽及邊緣化的亞洲「細語」

「在書寫中文時,我總是一邊想像著這座島嶼上讀者的臉孔,一邊下筆……希望自己能與從前一起從事研究的海外留學生一樣,體驗與外文搏鬥的過程,我也想要了解他們的眼睛究竟看到了什麼樣的風景。……假使未來我能走到這條路的盡頭,那麼我在彼地所能看到的風景……可能會是另一種『世界文學』。但是,那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世界文學』呢?」

這是一部探討日本列島的當代作家如何書寫台灣和中國大陸的文藝評論集,透過解析文學作品中的台灣、中國形象,從異於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取徑,重新思考當代亞洲。身為在台「異邦人」的作者笹沼俊暁,承繼了現代日本的「批評」精神,比起追求純粹客觀的文學研究,更加致力於讓自己的實存經驗,與書中討論的作家及其作品展開對話,從而建構自身的思想。

文藝評論的特點在於,經由語言表現和敘述方式,從微觀角度觀察人類的心理行動、生活樣貌、人際關係、社會文化及歷史脈絡。各個時代的語言表現都反映出社會中流通的意識形態與社會條件,有些作家的文本毫無批判地接受主流意識形態,而有些作家則試圖從批判角度克服它。笹沼俊暁藉由閱讀作家們的文本,來思索自己的台灣、中國經驗有何思想意義,而他在台灣、中國親身遭遇的種種體驗,也促使他反思這些作家所書寫的台灣、中國形象,有著什麼樣的問題、侷限、陷阱,以及思想可能性。

司馬遼太郎的《台灣紀行》是近年日本盛行的「親日台灣論述」之濫觴,這位始終批判日本侵略戰爭的「國民作家」,如何形成他對台灣的單一認識與論述?關注世界各地原住民歷史且深具女性意識的津島佑子,在描述台灣時被什麼樣的「欲望」所纏繞,以致不自覺地落入殖民意識形態的侷限?丸谷才一的《假聲低唱君之代》描寫在日台獨運動,這部長篇小說中的台灣形象與後來流行的「親日台灣論述」有何異同?台裔作家邱永漢的《台灣物語》露骨地描繪「台灣買春旅行團」,這段醜陋的歷史為何消失於擁抱「親日台灣論述」之日本民眾的視線中?一生在台日中三地之間流轉的文豪陳舜臣,如何透過身為在日台裔華僑的生命經驗,以「台灣」為媒介,思索超越現代民族國家的界限?

當「親日台灣論述」遮蔽許多關於台灣的現實之際,一些創作努力透過多元的題材,鬆動了日本社會對台灣的主流想像。船戶與一和馳星周的大眾犯罪小說,描摹跨越民族國家或被民族國家邊緣化的人物形象;台籍日語作家東山彰良的《流》,細膩地呈現出現實生活裡的具體味道與歷史糾結;與那原惠以沖繩人的視角,描繪出台日主流族群未能看見的台灣;幼時曾住過台中的美籍日語作家李維英雄,寫出了戰後日本文學中的台灣形象所欠缺的美國視角;溫又柔在其他台裔日語作家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突顯語言的問題,她筆下的人物在面對他者的語言時親歷了各種困難、糾葛及尷尬。

在當代中國崛起的背景下,日語文學作品中的「中國」形象也發生了轉變。從早先強調中國社會貧窮模樣的題材,到看見中國經濟躍升卻仍隱含日本人優越感的敘事,以及將中國視為假想敵的「中國威脅論」。此外,還有各種書寫實踐呈現出創作的多元意涵。「中國最有名的日本人」加藤嘉一以中文寫作做為日中民間外交的一環;新井一二三以中文寫作來掙脫「母親的桎梏」;橫山悠太透過吸收當代中國的語言來更新日本現代文學;李維英雄藉由描寫中國大陸來反思現代日語和日本文學的起源,並且重探「中心/邊陲」結構。

最後,在反思以主流語言及其閱讀市場為前提的「世界文學」體系時,笹沼俊暁嘗試發展「逆.少數文學」概念,來突破現今的全球文學秩序。他用繁體中文書寫的《流轉的亞洲細語》一書,即為此嘗試的具體實踐。他志在直接參與台灣的言論空間,打破只將台灣當作「觀察」和「敘述」對象的「台灣研究」模式,同時以「中間書寫」的寫作定位,來填補學術專書及大眾讀物之間的空缺,藉此為增進台灣輿論圈、學術界及出版業的多元性,貢獻一己之力。

專文推薦

邱若山∣靜宜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兼主任

藍弘岳∣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副研究員

蔡鈺淩∣北京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

共感推薦

「我們出生於世,透過媒介去認識世界,而語言即是最初的媒介。笹沼俊暁在《流轉的亞洲細語》中,藉由文學作品去解剖語言的他者性:媒介,意謂著在我們的身體甚至意識之外,這樣的語言建構了我們的自我與世界,而這個認識始終帶著間隙,永遠無法完滿。

笹沼先生是難得從這樣多樣的角度去反省『他者/自我』的日本學者。如同這本書中所述,哈日現象常是日本人優越意識的提款機。無論台日中美,人們在透過媒介/語言去認識他者時,總會忽略這個認識終究是投射了自我的想像。

我曾在赴日演講哈日現象時,被日本大學生問到:台灣為何會喜歡舊殖民主?台灣,其實有著非常複雜的認同,而其中部分原因,是替舊殖民主承擔起二戰的後果——雖然,在多數日本的歷史研究中,這段早已被抹去。而這也正是笹沼先生這本書最難能可貴的地方。」——李衣雲/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邊緣的自由人:一個歷史學者的抉擇》作者

「笹沼俊暁在台灣的第一站,即是我攻讀人類學之所,也是我初學日文的地方。我和這位日本青年幾乎錯身而過,但就在終戰七十年時,在台中相遇——我聽了他一場談自衛隊、憲法第九條的講座,心裡有個驚呼聲:『他在台灣真是個另類的日本人。』怎麼說?大概就是那種台日殖民情結不會在這個人身上出現。這很好,因為我也不是出於這種情結學日文的——而是研究、閱讀他所反對的戰爭與國家暴力,才學習殖民者的語言。

正是出於這種因緣,我閱讀《流轉的亞洲細語》中那些直接且犀利的評論,感到相當熟悉。儘管我未曾在日本長期生活過,卻從笹沼俊暁感覺到一種鏡像與反思,對於台日之間敘述的單向與情懷,我也感到相當貧乏,而他在書裡提到的許多台裔作家,東山彰良、溫又柔、邱永漢、陳舜臣所代表的不同世代、背景、立場與視角,皆可說明即使成為一個日語使用者,語言(或文學)的使用,具有相當多面且多元的向度,而非台日之間那一廂情願的連結或假想。

笹沼俊暁在書的最後,論述了世界文學並觸及少數族群文學,試著將語言/文學的邊界鬆綁,這個討論頗為精彩。而必須要說的是,我在台灣亦認識不少能說中文、學習台灣文化的日本人,因為在台灣生活的關係,看見這塊土地上多元文化的衝擊,看著台灣嘗試將移民工文學納入台灣文學時,也很有感覺,也嘗試進行更多討論。像這樣的奠基在異國經驗、反思且實踐的『台日關係』,藉著這樣一本文學論述的出版,或可真正往更立體的方向推進也不一定。」——阿潑/文字工作者

「面對近年應運台日兩國政治、經濟需求而生,由雙方共同打造,各取所需的『親日台灣論述』,作者認為所謂『親日台灣』,其實只是擷取部分台灣人的親日論述,建構出一個事事與日本相關、相親的『台灣』虛像。而透過爬梳了歷代日本列島文學中的台灣、中國形象之後,我們得以重新將台日間在戰後的互相凝視與交織,放回整個東亞,乃至世界的歷史脈絡中理解。這不僅重構了被『親日台灣論述』掩蓋與化約的『台灣』,也延伸至對『日本列島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在語言位階與劃界上的批判,並以本書的寫作親身實踐其主張。本書不僅是發端於作者作為居台日本人的反思,也是試圖開啟與台灣社會進一步對話、協作的邀請,期望會有更多精彩的迴響。」——許仁碩/北海道大學法學研究科助教

「很難得看到如此真誠的文學評論/論文集。如今,即便是人文科系、文學系所的論文,大多也強調科學理性與客觀,研究者主體得要盡可能抽離;然而,文學作品都關乎人與人性,如何能夠全然抽離?且文學之閱讀同時也涉及讀者的感知與理解結構,絕不可能只剩純粹的理性觀察。笹沼俊暁《流轉的亞洲細語:當代日本列島作家如何書寫台灣、中國大陸》的啟發,不只是書中那些針對文學作品的賞析、思辨與批評,更在於他示範了如何保有研究者的主體性,並以此反思現當代跨國族、跨語種的文學書寫與閱讀。除了那些置身事『內』的精彩評論與獨到視角,本書的前言、後記,更具備強烈的文學性與文學價值,敞開了主體經驗,讓論述更加立體,引人共鳴。學術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探索知識,但所謂知識,並非將對象物視為他者,加之以一般化、抽象化、理論化;知識,本該是秉著對世界諸物象的關懷出發,從自身生命經驗當中提煉,如此,才能更貼近世界內在的真實。」——盛浩偉/作家

「語言,不論言說抑或書寫,是人類最基本且歷史最長遠的認同展演途徑,而此認同既是個人性的,也是集體性的,其意義有時曖昧,效果則往往多元。藉由司馬遼太郎、邱永漢、陳舜臣、馳星周、新井一二三等近二十位戰前至當代跨境台日中三地作家的作品,在台日裔學者笹沼俊暁以異鄉人的銳利之眼、不時閃爍的黑色幽默筆法,剖析但也解構了諸如『我是誰?』『我屬於哪裡?』『我該往何處去?』『什麼叫做台灣?』以及『日本又是什麼?』等等攸關當代台日認同的核心問題,並彰顯了認同之歧異性及其情感作用。對文學批評、語言學、文化研究、政治社會學、人類學有興趣的讀者值得一讀,而熱衷探索台灣、日本、中國之三角關係的讀者,或許更值得一讀。」——趙彥寧/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語言能夠帶著我們飛翔到什麼樣的地方?當媒體強力播放金城武、志村健一系列觀光台灣的旅遊廣告,敘說著繽紛彩色的台灣文化;當日本戲劇、電影、綜藝節目深刻描繪現代都市生活中各類關係的糾葛,那麼,《流轉的亞洲細語》一書便是爬梳日語寫作情境中,多重身分與生命經驗的作家們書寫關於混雜、越境、邊陲、異質認同的亞洲群像。這本書挑戰既定認識中的亞洲諸國,反思日文語境建構的台灣、中國甚或世界的想像。透過近代日本文學刻畫出的虛/實空間,解讀關於民族與國家的敘事框架,揭開文字背後掩蓋著的不說之語。如果文學是山,那麼,語言就是帶著我們飛越並親近群山的候鳥,移動中的候鳥終究無法看盡山的全貌。《流轉的亞洲細語》帶著我們認識各時節候鳥飛翔時看見的層巒疊峰。」——鄧湘漪/《流亡日日:一段成為西藏人的旅程》作者

「讀取本書對於『臺灣/台灣/台湾/日本/中国/中國』的書寫,是在這已揪結為『數位械鬥高牆』的貼身超連結時代。

笹沼先生跨越了護照治理的界限,以繁體華文/中文的『異語境』作為原版書寫,自述「本書本身也算是……『逆.少數文學』 之嘗試」。在論證海陸亞洲的跨國知識生產、以及如何被何種語言所轉譯的再生產線上,如此提問意識也許並不罕見;但能夠以此親身跌撞、貼身涉入的書寫實踐進路卻絕不常見。

在地球文學的生態森林,我因此所存取到的,是臨界於『少數票/多數票』之中所探問的內在編解碼歷程(codec),也提點我們的內建記憶體得以重新運算思考:那界限的界限本身是如何可能。」——劉吉雄/《例外之地:臺灣海峽之澎湖越南難民營》紀錄片導演

作者介紹

笹沼俊暁(SASANUMA TOSHIAKI)

1974年出生於日本靜岡縣,1997年筑波大學第一學群人文學類畢業,2004年筑波大學文藝言語研究科日本文化研究學際課程畢業。學術博士。曾任私立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助理教授,現任私立東海大學日本語言文化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本現代文學、日本現代思想史、東亞比較文學。主要著作有《「國文學」の思想――その繁榮と終焉》(東京:學術出版會,2006)、《「國文學」の戰後空間――大東亞共榮圏から冷戰へ》(東京:學術出版會,2012)、《リービ英雄 〈鄙〉の言葉としての日本語》(東京:論創社,2011)等。

目錄

推薦序(一)以台灣為基點思考亞洲的越境書寫/邱若山

推薦序(二)從台灣看現代日本文學:一位在台日本人的觀察/藍弘岳

推薦序(三)失語的戰後與「台日/日台友好」/蔡鈺淩

導論 書寫異鄉,在異鄉書寫

一、我和台灣、中國

二、在台灣,反思語言

三、日語無法觸及的亞洲

四、我們該如何重新思考「亞洲」?

五、當代日本列島作家書寫的台灣、中國大陸

【專欄】「台灣文學」、「中國文學」及「日本文學」

第一章 「親日台灣論述」和「南島論述」

——司馬遼太郎《台灣紀行》、津島佑子《太過野蠻的》

一、日本的台灣潮、台灣的日據時代潮

二、日語文學中的「親日台灣論述」

三、重寫霧社事件

四、日本民俗學和南島論述

五、如何克服殖民論述

【專欄】民族論和殖民主義

第二章 被遺忘的台灣形象

——丸谷才一《假聲低唱君之代》、邱永漢《台灣物語》、《女人的國籍》

一、日本觀光客「有氣質」?

二、戰後民主主義和台灣形象

三、丸谷才一的侷限

四、返台後的邱永漢

五、《台灣物語》和台灣買春旅行團

六、《台灣紀行》沒教的台灣

【專欄】「武士道」與台灣

第三章 擺脫民族國家之夢

——陳舜臣《枯草之根》、《憤怒的菩薩》、《鴉片戰爭》、《琉球之風》、《耶律楚材》、《半路上》

一、柄谷行人在台灣

二、陳舜臣的中國民族主義

三、二二八事件的痕跡

四、創造中國認同

五、迴避「政治對立」的中國形象

六、海洋歷史小說中的「台灣」

七、解構民族國家和台灣

八、作為普世思想據點的台灣

【專欄】「日本」是什麼?

第四章 多元台灣、多元日本

——船戶與一《金門島流離譚》、馳星周《不夜城》、東山彰良《流》、與那原惠《到美麗島》、李維英雄《國民之歌》、溫又柔《來福之家》

一、現今日本的弱勢族群

二、大眾犯罪小說中的台灣

三、沖繩、美國

四、邁向語言中

五、現代東亞的終結

【專欄】現今日本的移民政策和語言

第五章 面對中國崛起

——李維英雄《天安門》、茅野裕城子《韓素音之月》、矢作俊彥《lalala科學之子》、楊逸《小王》、真山仁《北京》、島田雅彥《虛人之星》、加藤嘉一《從伊豆到北京有多遠》、新井一二三《新井.心井》、橫山悠太《我似貓》

一、滲透日本的中文

二、一九九○年代後日語文學中的「中國」

三、「中國崛起」之下

四、漢字文化圈的記憶

五、面對當代中文的「和文」

六、重寫日本現代文學史

【專欄】日本現代文學史和漢詩文

第六章 島嶼和大陸

——李維英雄《天安門》、《延安》、《Henry Takeshi Levitzki的夏天之紀行》、《我的中國》、《假的水》

一、天下論和帝國論

二、以日語書寫中國大陸

三、中心與邊陲

四、中國大陸的多元性

五、作為文學故鄉的「台灣」

六、日語衰敗的時候

【專欄】中世紀日本列島的中國語音

第七章 在台灣,重新思考世界文學

——李維英雄《書寫日文的房間》、新井一二三《台灣為何教我哭?》

一、為何書寫中文?

二、「世界文學」的歷史

三、逆轉「少數文學」

四、李維英雄與新井一二三

五、更新第三世界文學

六、「逆.少數文學」的連鎖反應

【專欄】現代日本的亞洲主義

後記

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

  • 商品編號:POC 05
  • 書系名稱:POC 內容力
  • 版別:初版
  • 頁數:416
  • 尺寸(寬×高):14.8×21公分
  • 出版地:台灣
  • 重量:
  • 圖書分級:普遍級
  • CIP:861.2
  • 裝訂方式:平裝
  • 印刷方式:單色

推薦序

從台灣看現代日本文學:一位在台日本人的觀察

藍弘岳(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副研究員)

觀察力敏銳、很有自己的想法但不過度自我主張。他帶著批判性眼光看著台灣社會發生的一切,特別是那些令他覺得尷尬的種種當代台灣社會對日本人的親切態度與行為。

這是我多年前初次與笹沼俊暁教授在新竹見面時的印象。但其實,早在台灣透過友人的介紹見面之前,我已在日本讀過他的第一本著作《「國文學」の思想:その繁栄と終焉》(2006),知道他是一位帶著批判性視角來理解日本文學史的年輕學者。當時,我覺得很高興台灣的日文系能有這樣的日本學者來任教,但另一方面,也覺得可惜他這樣的人才没能留在日本。然而,今天我終於瞭解到寫出這本書,就是冥冥之中某種宇宙神秘力量引領他來台灣的主要目的。因為台灣社會提供給他思考許多問題的契機,使他創造出自己的思想,進而將他的眼界拓展到中國、亞洲乃至整個當代世界的問題。這並不是說台灣的知識環境比日本好,或是日本没有能提供思考這些問題的書籍。恰恰相反,日本出版了許多能使他思考這些問題的書籍(特別是文學作品),只是他的台灣經驗使他能以某種超越的外部視角來評論這些文學作品。複雜且多元的台灣社會生活經驗使他認知到一般日本人、日本文學者不會注意的問題,另一方面他同時也帶著日本人特有的角度思考著台灣人不太意識到的問題。我自己也從本書得到許多啓發與知識。

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笹沼教授將書中内容分為七個主題:「『親日台灣論述』和『南島論述』」、「被遺忘的台灣形象」、「擺脫民族國家之夢」、「多元台灣、多元日本」、「面對中國崛起」、「島嶼和大陸」、「在台灣,重新思考世界文學」。在這七個主題中,他討論了許多在日本出版的文學作品。讀者會發現笹沼教授不僅對於每一本作品皆能有所共鳴,還能提出適切的批評。這正是因為他除了有廣博的知識外,也具強大的共感能力和敏銳觀察力,同時遊走於日本的内部和外部觀看,並提出己見。這本書提出了許多值得討論的問題,但篇幅有限,僅就以下幾點提供筆者的一些個人看法。

首先,這本書的一大特色就是,對於這二、三十年來日本内部產生的「親日台灣論述」的剖析、批判。在他看來,台灣的親日態度與行為只是在中國崛起的時代中,日本人用來滿足日本依然是大國之民族自尊心的工具。進而,他指出司馬遼太郎《台灣紀行》、小林善紀《台灣論》等「親日台灣論述」和津島佑子《太過野蠻的》所代表的「南島論述」都只是從對日關係、透過日語來理解台灣的問題。他點明這兩種論述欠缺了對二戰後台灣社會、特別是外省人的想像力與問題意識。其中特別重要的是,他注意到二戰後的台灣社會中,外省人並非都只是壓迫者,也有許多人同樣是大時代背景下的受害者。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二戰後日本左派知識分子只對中國大陸人民有贖罪意識,卻忘了播遷來台的外省士兵與民眾也同樣是日本軍國主義底下的受害者。這或許可理解為他這一代日本左派知識人對台灣認識的一種進步。

總之,這種外部視角讓他看到了本省人中心之台灣民族主義及台灣之「日治時代潮」中推波助瀾下所產生的「親日台灣論述」相關文學作品的問題。進而,他也介紹、批判如丸谷才一《假聲低唱君之代》、邱永漢《台灣物語》等等這些早在「親日台灣論述」形成前,就在日本出現過的有關台灣歷史、社會的文學作品。他的論述不只源於對台灣社會問題的思考,更主要是針對日本社會中之種種問題的反思。如他從在台日本人的觀察視角,展開與吳叡人不同的、對於丸谷才一《假聲低唱君之代》這一文本的分析,便是本書精彩之處。

或許有些讀者看到他這種反台日親密接近的論述,會以為他是個中了中華主義之毒的可憐親中日本人。但當你如此想時,又會讀到他理性且客觀地分析在日台灣人陳舜臣立基於日本華僑社會的中國認同、及其後期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失望和超越民族國家之夢。而且,他在討論美籍猶太裔日本語作家李維英雄的作品和「中國最有名的日本人」加藤嘉一的《從伊豆到北京有多遠》等作品時,批評這些單純地將中國視為中心、日本視為邊緣的論述,及其與當代中國天下論間的關係。如同他看到現代台灣社會的多元容貌一樣,他也深刻認知到中國社會的多元性與其歷史的複雜性。如同過去一般日本左翼知識人會對中國底層民眾投以同情眼光一樣,他當然也看到中國底層民眾的苦難;但同時也對中國中心的天下論、帝國論這種霸權論述投以懷疑的眼神,並加諸批判性的評論,甚至連同他的昔日偶像柄谷行人也被納入批評的行列。

其次,本書的另一重點是注意到流轉於亞洲中的語言問題。這其中的一個層次是,東亞漢文圈世界中所存在的漢文與其他聲音語言間的翻譯問題。特別有趣的是,他在分析李維英雄的作品時,討論李維對於「漢文脈」與「和文脈」的理解,他指出李維認為依靠聲音語言的「和文脈」可謂屬於漢文圏中之邊陲文化,但其實中國大陸的許多民眾雖無形構「和文脈」的假名,他們的語言依然按聲音和假名構成,故中國内部也有一種邊陲,一種「假名空間」。李維這一看法和笹沼的解析實在大大地刺激了我的思考。

再者,笹沼教授在分析橫山悠太《我似猫》等作品時,敏銳地注意到當代日本語文學中,存在著一種類似過去日本採用漢字漢文入日語的訓讀文體之文學創作方式,把普通話語句鑲入日語之中,並將之與中國崛起的時代課題結合在一起來理解。這些觀點和分析皆強化了本書的深度,引誘讀者進入更深一層的思考。這絕對是一本燒腦的著作,各位讀者要有心理準備。

最後,本書的另一大重點是提出「逆.少數文學」這一理論觀點。依笹沼教授的說明,該概念是德勒茲(Gilles Deleuze)與伽塔利(Félix Guattari)所提出的「少數文學」(littérature mineure)概念的反轉,意指「自相對強大的語言集團移動到相對弱小的語言集團之文學」,而其中的典型正是以英語為母語但以日語書寫的李維英雄。但實際上,笹沼教授也指出:究竟哪種語言是強勢、哪種語言是弱勢,實無一定的標準。故在原理上,完全純粹的「逆.少數文學」是無法存在的。然而這一概念的確值得我們思考與運用,以之來介入、實踐「世界文學」的發展。筆者深切期待作者在這一理論的運用上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無論如何,這種理論的嘗試都在在說明笹沼教授是一位以亞洲為方法的思考者、實踐者。他在本書精彩剖析了「流轉的亞洲細語」。讀者當可透過他的分析進入亞洲的思考空間,在亞洲乃至世界文學中來思考台灣的文學和其他事物。

內容連載

第五章 面對中國崛起

一、滲透日本的中文

幾年前我參加國際學會時,一位韓國學者和我搭話。他以英文問我「Do you speak English?」,我卻不知不覺地用中文回答「不會」,然後馬上紅著臉逃走了。

我本來就對英文會話沒信心,加上為了適應台灣生活,開始學習中文。之後,和外文戰鬥所需用上的大腦容量,幾乎全被中文占據,連中學一年級的英文也忘光了。因此,雖然我想說英文,但中文卻無意識地從嘴巴裡跑出來。而且,許多台灣人覺得我的日式英文聽起來很奇怪,一聽到就偷笑。

在一九五○年代的日本,作家小島信夫(一九一五~二○○六)曾把「日本人和英語」的問題當作小說題材。戰後日本文學史上,小島信夫、吉行淳之介、遠藤周作、安岡章太郎等作家,被稱為「第三新人」。在獲得芥川獎的短篇小說〈美國學校〉(一九五四)中,小島詳細地描繪出二戰後,日本人直接接觸「活生生」的美國人和英語時的驚慌失措。

〈美國學校〉以英語教師團體參觀美國學校時發生的鬧劇為主軸。在小說裡,隨處可見日本民眾在戰敗後,對「美國」強烈地感受到差距且生發自卑感。在縣政府集合時,負責領隊的職員提醒參觀團一行人要嚴守時間、保持清潔和肅靜。戰敗後,日本民眾十分貧窮,服裝匱乏,職員擔憂教師們的模樣會讓美國人覺得日本人不具「現代文明」的水準。

往美國學校出發後,富裕先進之美國和貧窮落後之日本的對照愈來愈明顯。當時在日本柏油路很罕見,但通往美國學校的馬路卻是全用柏油整齊鋪設的。參觀團一行人當然也沒有汽車,必須在那條為汽車鋪設的筆直馬路上步行六公里。伊佐因不習慣穿皮鞋走路而受傷,竟受到「宛如美國電影中會出現的身材高大且美麗的婦人」的照顧,伊佐看到美國女性「富於糧食、物資、人種的表情」就目眩神迷,雙腿發軟,只能頻頻對美國婦人點頭。

伊佐是個英語教師,但他連一次英語會話的經驗都沒有,只要課程內容涉及會話,他就感到難為情。二戰後,日本政府在美軍的監督下舉辦選舉,他被迫擔任翻譯。然而,與伊佐一同搭乘吉普車的黑人,卻聽不懂他花了好幾天時間準備的一句英文,於是伊佐惱羞成怒,之後整天都沒說半句話。當縣政府舉辦英語教師團參觀美國學校的活動時,伊佐非常害怕會遇上需要講英語的場合,他始終拼命避開英語,但不管躲到哪裡,英語總是追趕著他,於是他在心裡嘀咕:「日本人像外國人一樣講英語,真是愚蠢。如果講話像老外,就會變成老外,真丟臉……」「我會變成不同的人,我絕對不接受!」

伊佐到底為何會恐懼英語?他不是英語教師嗎?事實上,伊佐這個人物形象,象徵著現代日本人和英語的關係。

明治維新後,藩閥政府放棄從前的「攘夷」口號,大力推動西化政策。為培養能夠支撐現代國家的官僚和學者,一八七七年開設東京大學,並從歐美聘請了許多外籍教師(お雇い外國人)。他們直接用英語或德語授課,此舉使得明治早期接受高等教育的精英人才,普遍都有直接接觸外語會話的經驗。

但之後,帝國大學、高等學校逐漸把師資更換為日籍教師(例如,一九○三年,拉夫卡迪奥.赫恩〔小泉八雲〕離開東京帝國大學,由夏目金之助〔漱石〕繼任英文學講師)。二戰前,除了具有留學經驗的精英、語言專家、基督教相關人士等,一般人和西方人直接交談的機會不多,高等教育的教養課程通常以閱讀文獻為主。

十九世紀以後,非洲、中東、印度、東南亞各地、台灣、朝鮮等地區被歐美日殖民,當地的知識分子不得不以宗主國的語言和支配階級溝通。不過,現代日本因歷史的偶然,未淪為歐美列強的殖民地,因而能創造出自己的國家語言(「日本語」),並以之建立國家主體,培育出獨特的政治、社會及文化系統。由此來看,現代日本人和歐美人不一定有直接交談的必要性。

此外,許多外語專家十分重視翻譯文獻,高度發展翻譯出版文化,致使民眾即使不具備直接閱讀原文的能力,也能接觸到大量的海外文學、學問及思想等等。至今,許多日本民眾之所以對英語會話沒信心,是因這結構根深柢固的緣故,伊佐即是此種框架培育出來的典型人物。

然而,二戰後日本失去了國家主權,身為「進駐軍」的美國士兵在全國各地出沒,許多人不得不直接面對作為「他者」的美國和英語。小說中,伊佐敏感地發現,英語並非只是了解海外文化的工具,而恐怕會是進入他身體內的「他者」。因此,「英語」、「美國」令他感受到生理性的恐懼。

事實上,「美國和日本人」可謂戰後日本文學史上重要的主題之一。除了小島信夫的〈美國學校〉,以描繪進入日本的「美國」為題材的戰後文學作品,可說不勝枚舉,如安岡章太郎的《海邊光景》、大江健三郎的《人羊》、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松本清張的《日本之黑霧》等等。江藤淳、加藤典洋等文藝評論家也再三提醒,《舊金山和約》生效後,雖然日本表面上獨立了,但其實是依附在「美國之影」下,即使民眾平常遺忘或沒意識到此事,戰後日本的政治、社會及文學的主體,仍然擺脫不了作為「父親」的美國之束縛。

以上是許多評論家和文學研究者早已討論過的事。然而,在此該停下腳步思考一下。若從更悠久的時間規模來看,在日本列島的歷史上,西方語言發揮影響力的時期僅僅一百數十年而已。自有歷史以來,日本列島的語言文化即不斷受到來自中國大陸的壓倒性影響。再加上,當今日本社會出現了未曾有過的狀況,即來自中國、台灣、香港等地的大量觀光客湧進日本,全國各地都可聽到「活生生的中文」。近年中國政府重視在國際社會裡提倡軟實力,致力於推動普及中文的政策,如設立孔子學院等等。但不管有無這種國策,中文在當前國際上必定會踏踏實實地提高「語言價格」。

近來日本媒體充斥著特別強調中國的環境汙染、貧富差別、貪汙、人權問題、遊客禮貌、山塞文化等負面形象的報導。雖說中國國內必定有許多嚴重問題,但日本民眾是為了安慰自己,而把這種資訊當笑柄。即便如此,日本人早已無法得意揚揚地坐在「亞洲唯一先進國家」的寶座上。

如前所述,二戰後,日本文學和文藝評論都大量書寫滲透進日本的美國和英語。再加上全球化的浪潮,日後英語的滲透必然會更加明顯。不過,未來中國的存在感也必將日趨擴大,不可小覷,亦即亞洲各地的文化思想除了要繼續應付美國和英語,也必須面對中國和中文,就像甲午戰爭後,日本的崛起迫使亞洲知識分子得和現代日語對決一樣。

本章及下一章將探討,「中國之影」是如何在當代日本(語)作家的作品中顯現的。我會以李維英雄、茅野裕城子、矢作俊彥、楊逸、真山仁、島田雅彥、新井一二三、橫山悠太等作家所撰寫的日文、中文作品為研究中心,嘗試闡述一九九○年代以後,日本(語)作家如何面對「中國」和「中文」。希望透過這樣的分析,能顯示出現今中國大陸語言滲透或回歸日本的模樣。

二、一九九○年代後日語文學中的「中國」

二戰後「中日友好」和日本作家

在二戰後的日本,不論「純文學」或「大眾文學」,都有不少作家以「中國」為創作題材。例如,在純文學作家中,特別有名的是武田泰淳(一九一二~一九七六)和堀田善衛(一九一八~一九九八)。他們皆曾有接觸中日戰爭的經驗,日本戰敗後,憑此撰寫出許多與中國有關的小說及散文。除了小說家,評論家竹內好也曾有中國戰地經驗,此經驗使他能夠藉由與中國現代的比較,來重新思考日本現代。

此外,一九五六年,中島健藏、千田是也、井上靖、團伊玖磨等人創立了日本中國文化交流協會,青野季吉、久保田萬太郎、宇野浩二等作家也組織了日本作家訪中代表團,赴中國大陸與周恩來會面。此後,定期舉辦中日文化交流活動,有不少作家參加訪中團。一九七二年中日恢復邦交後,日本作家訪中越發頻繁。

在以描繪中國大陸為題材的戰後日語文學中,井上靖、陳舜臣、司馬遼太郎等作家撰寫的歷史小說,特別受到日本讀者的歡迎,引發了日本讀者對中國大陸及其「悠久歷史」的憧憬。電視台等大眾媒體也親赴大陸採訪,報導中國的現況,而陳舜臣等歷史作家更是協助製作紀錄片,勾起日本觀眾的歷史浪漫情懷。

除此之外,安部公房、後藤明生、林京子、本多勝一、森村誠一、山崎豐子等戰後日本作家及評論家,從各種視角和層次來描繪「中國」。在此,我無法一一探討其中蘊含的多元形象。但總體而言,不少文學家因具有戰爭體驗,而對中國懷有罪惡感,其文學思想自然也就含有一種贖罪意識。而且,一九四九年中國共產黨在國共內戰中取得勝利的新聞報導,也打動著他們。二戰後,左翼思想在日本知識分子當中流行,從前日本侵略過的「落後中國」,竟然實現了在日本無法達成的社會主義革命。

但另一方面,在東西冷戰體制下,日本屬於資本主義陣營,中國則成為社會主義陣營中的獨特勢力。一九七二年以前,中日兩國未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訪中作家團的行動和見聞範圍受到當局的限制。因此,二戰後日本的中國觀有資訊不足之嫌。而在這些侷限下,懷有贖罪意識和歷史浪漫情懷的日本作家,往往過度美化了中共與文革。

然而,一九九○年代以後,日本文學中的中國形象開始呈現出新面貌。一九七八年,中共提出改革開放,經過鄧小平南巡、六四天安門事件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步上軌道,中國經濟急速發展。與此同時,一九八○年代後半,日本工業社會克服了石油危機的影響,達到空前繁榮,但同時也出現產業空洞化現象,許多日本企業為了尋求廉價勞力和新市場,積極打入中國大陸。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的衰敗日趨明顯,產業外移仍持續進行。

不僅如此,一九八○年代以後,海外旅遊及留學的人數大幅增加,許多民眾基於個人目的,摩肩接踵地前往中國大陸。反之,不少中國民眾也以各種身分訪日。因此,一般日本民眾直接接觸「現實中國人」的機會顯著增加,有許多日本人以個人身分與中國人交往,他們未必帶有特殊的政治目的及脈絡。一九九○年代以後,陳舜臣、宮城谷昌光、酒見賢一、北方謙三等歷史作家仍舊獲得讀者廣大的支持,另一方面,直接書寫同時代中國的文學表現則邁入新階段。

從個人經驗的視角書寫的中國

李維英雄的《天安門》(一九九六),可說是反映出這種新趨向的嚆矢。如本書第四章所介紹,李維英雄是美籍猶太裔的日語作家。一九九○年代初,李維以日語小說《聽不到星條旗的房間》登上日本文壇,在當時日本盛行「國際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他時常被視為「非日本人日本語作家」、「越境作家」的代表,其小說大多以中國大陸為舞台。

關於李維所勾勒的中國形象,我將在下一章詳細探討,在此僅先簡略地介紹《天安門》。李維的作品大多屬於「私小說」,主角是「常住日本」的美國白人,且往往主動投入「異鄉」的語言。《天安門》的主角也是令人聯想到李維本人的美國男性,小說描繪了這名美國白人首次踏上中國的過程,以及他面對無法隨意運用的北京話之模樣。

主角幼年曾在冷戰時期台灣的地方城市居住過,那時在台灣頻繁地聽到北京話。他懷抱著這段記憶,獨自從日本飛往北京,投入「人民」的群體中。北京當地民眾對「老外」毫不留情地說中文,他聽不懂公車司機的指示,錯過了車站,因不知自己究竟會被載到何處而萬分恐慌。最後,主角前往天安門,在毛澤東紀念館裡,當他在人潮中凝視著毛澤東的遺體時,竟以顫抖的聲音喊叫出「Mao」。

在冷戰激烈時期,主角的父親作為美國外交官,為援助國民黨而住在台灣。在那裡,父親認識了來自大陸的中國女性,因而與母親離異。主角的家庭在國家巨大權力的擺布下,就這樣轟然瓦解。隔了數十年光景,主角在毛澤東紀念館定定地凝望著造成其家庭悲劇的根源,他壓抑不住內心的情緒。

這部小說的內容,立基於李維個人實際接觸中國的身體經驗。天安門顯然代表著國家政治和權力中心,但小說的視點始終是跟著主角的個人體驗和記憶,李維顯然是故意讓這兩者形成對照。東西冷戰激烈時期,李維無法直接踏上大陸,但在一九九○年代,他終於能和日本觀光客一同搭機前往北京,直接接觸他幼時聽到的北京話之來源地,以及破壞其家庭的國家權力之根源。

同一時期,茅野裕城子(一九五五~)的《韓素音之月》(一九九五),也描繪了作者直接接觸中國的個人體驗。茅野裕城子就讀青山學院大學時,曾赴香港旅遊,後漫遊紐約、中南美及歐洲等地,在雜誌上發表了不少散文與遊記。一九九二年,茅野赴北京留學,在北京大學學習中文和中國現代文學。一九九五年,茅野以《韓素音之月》榮獲昴文學獎。之後,陸續發表了《大陸遊民》(一九九八)、《西安的柘榴》(二○○四)、《Midnight crisis》(二○○七)等小說。

《韓素音之月》的主角是在韓國出生長大的日本女性,自巴黎前往東京時,順便拜訪了留學北京的韓國朋友,因而在那認識了一個中國男性。雖然兩人都不懂彼此的語言,但藉著紙上所寫的「語言不通,心急」這句簡體字句,他們便開始交往。此後,兩人只能依靠筆談,但他們的身體卻十分契合。

主角具有十分開放的性觀念,在複數的國家間漂泊,雖然在韓國出生長大,但對民族、國家認同等問題似乎不感興趣。一九七○年代以後,許多日本民眾對既有的左翼思想和政治運動感到失望,加上經濟繁榮和消費社會文化發展的背景,一九八○年代瀰漫著對任何政治、歷史不感興趣的社會氣氛。茅野筆下的主人公顯然是反映出這種時代氛圍的人物。

最初前往中國時,主人公沒有任何歷史知識與政治意識,此種人物形象令人聯想起「無國籍」、「後現代」等形容。但在經歷過北京生活以及與中國男性的性愛後,她如此表示:「在這個國家做日本人很辛苦。就像被當作職業摔角的反派角色。可是,既然被拉進這個世界,我就有責任要了解兩國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誤解這麼嚴重。所以,我要在這裡再留久一點。」二戰後,許多日本男性作家以中國古典、左翼思想、戰爭記憶等為媒介來書寫中國,但茅野卻描寫了對政治與歷史完全不感興趣的後現代日本女性,這個日本女性憑著肉體和性愛直接接觸現實的「中國人」,進而開始反思現代中日之間的歷史問題。

購物車

登入

登入成功